beat·365“参加第一期‘北疆家服’培训,考取了育婴员证书,我有了一技之长,留京就业月入8000元beat·365,干劲别提多足了。”8月8日,在内蒙古家政从业服务人员培训班上,来自呼伦贝尔的王莉平激动地说,姐妹们要学好技能,在北京上岗就业。
当天,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自治区妇联协办的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暨“北疆家服”从业人员示范培训班(第二期)在北京开班,来自全区8个盟市的75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项目是深化京蒙劳务协作,提质扩容“北疆家服”劳务品牌,持续推动京蒙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共培训148人,分两批进行,每期培训10天,考试合格后留京就业。来自北京的实训专家围绕母婴护理进阶技巧、科学育婴知识、家庭保洁标准化流程、老年照护专业技能等内容,采用“理论+实操”双轨教学模式,提高学员岗位技能水平,为学员就业增收打好基础。
“参加这次培训才知道当专业养老护理员,需要掌握这么多知识和技能,真是大开眼界。”来自包头的易春梅说,一定要认真完成系统培训,努力考取从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员。
培训期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对接北京10余家家政公司,组织开展供需对接会,精准提供就业岗位。除了为学员免费提供食宿、培训和就业服务保障外,对留京累计就业3个月以上人员,给予3000元一次性稳岗补贴。
据了解,今年6月首期培训项目开展以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聚焦北京“一老一小”家政市场需求,创新开展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培养内蒙古高端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扩大“北疆家服”劳务品牌影响力,促进内蒙古劳动力在京稳定就业增收。
“内蒙古坚持把京蒙劳务协作作为帮助农牧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抓手beat·365,从健全家政服务业支持政策、优化家政服务业发展环境、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等方面发力,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供需对接、就业帮扶等工作,全区每年通过京蒙劳务协作有6万多人实现转移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工处处长王景昱说,人社部门将持续深化京蒙劳务协作,全面构建“培训赋能—精准匹配—跟踪服务”全周期保障机制,将农牧区劳动力输转到北京等地,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促进稳岗增收。(记者 梅刚)
8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高产高油极早熟春油菜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启动会暨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内蒙古研究院咨询研究项目“北亚油谷”产业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研究推进会在额尔古纳市举行。 来自全国农业领域专家学者及产业界代表聚焦农业科技攻关与产业战略升级,保障国家油料安全、推动北亚地区油料产业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记者从自治区工信厅获悉,近日,工信部公布了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内蒙古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14-丁二胺、金宇保灵生物药品公司的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以及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的多杀霉素3款产品入选,是全国入选产品数量最多的省区之一。 据悉,为了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标志性产品推广应用,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生物制造“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一体化发展能力,工信部组织开展了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征集工作,重点关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并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生物制造技术和产品。…